可能發生肌少症的高危險群

台灣社會已從高齡化社會進入高齡社會,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至2025年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

肌少症成為近年來高齡社會的熱門議題,但肌少症真的是高齡者的專利嗎?抑或在中年或者壯年時期已有些許徵兆?若是可以提早發現,及早預防,可為自己的老年生活儲存健康的資本,提高生活品質。

🔺以下為可能發生肌少症的高危險群:

1. 70歲以上的老人。

2. 腰圍過高或體脂過高者。

3. 體重減輕。

4. 健康狀況不如以往。

5. 慢性疾病患者(糖尿病、心臟病、關節炎等慢性疾病)。

6. 反覆跌倒者。


70歲過後每十年肌肉量以15%的速度減少,因此體能與活動量自然會減少,如此陷入加速肌肉流失的惡性循環。且許多年長者對於飲食會因為擔心肥胖,且因牙口功能退化,減少肉類攝取量,導致蛋白質及熱量攝取不足,使肌肉的流失加速。


即使年齡處於中年或者壯年,日常生活為坐式生活型態,活動量不足可能會引起肥胖、糖尿病等新陳代謝疾病等問題,或者減肥過度,在減重過程中肌肉流失過多,都可能讓自己面臨肌少症風險提高危機。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貼文記得幫我們 按讚👍+分享 唷!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膝蓋知多少?

如何預防及改善肌少症呢?

認識功能性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