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到底有多重要?

 健康是每一個人都非常重視的,那一個人要維持多少肌肉量才是健康的呢?

🔺一位成年人肌肉約占體重的30%~50%

🤸‍♂️四肢肌肉占全身肌肉含量的80%

🦵下肢肌肉占全身肌肉含量的50%

生活上每一項活動都離不開肌肉,它是維持人體活動的基本能力

例如:如果沒有肌肉,我們可能無法維持生命,從最簡單的呼吸說起,呼吸需要有呼吸肌運作來維持呼吸動作,如果沒有肌肉,直立行走對我們來說就是難上加難了。


影響肌肉質量和力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由性別、年齡、體重和神經調節等方面。

如舉重、投球,就需要有一定的肌肉力量;羽球、籃球等項目中,急煞、加速等動作也都需要肌肉的參與。

因此,肌肉力量是進行一切體力活動和運動的基礎。所以當肌肉變的虛弱時,我們的生活品質會跟著下降,更別說進行其他運動與休閒活動了。

人體肌肉從30歲即開始悄悄地流失

👦30歲後肌肉質量每年減少1%~2%

👨40歲後,肌肉質量每10年下降8%

👴70歲後則每10年下降15%

所以80歲老人與20歲年輕人相比,肌肉質量減少了30%~50%。

伴隨年齡增長最明顯的身體結構變化是肌肉量減少與身體功能衰退,身體組成變的「脂肪越來越多、肌肉越來越少」,雖然表面上體重沒變,但實際上身體的活動力、肌力、耐力及心肺功能也都逐漸退化中。

人體漸漸老化後,肌肉質量和肌力的衰退的速度會因為年輕時的保養習慣有很大的差異,因此運動是關鍵,如果在青壯年時保有好的運動習慣,讓肌肉儲備良好,那老化後肌肉流失的速度就會相對緩慢。

骨骼肌肉減少這種症狀容易發生在中年之後,我們稱之為「肌少症」,現今社會常常忽略運動,所以及早了解肌肉的重要性,預防勝於治療,不管你幾歲為了健康就好好鍛練一下肌肉吧!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貼文記得幫我們 按讚👍+分享 唷!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膝蓋知多少?

如何預防及改善肌少症呢?

認識功能性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