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對生活可能造成什麼影響呢?
肌少症是一種漸進性與全身性骨骼肌衰竭的疾病,可能導致跌倒、骨折、失能、嚴重甚至死亡,肌少症也與預後十分相關,一般人大概在三十歲時,體能會達到巔峰,在那之後,肌肉的質量會開始逐漸流失。
假如是平常不怎麼運動的人,每十年可能就會流失3%到8%的肌肉質量。
流失許多肌肉後,可想而知,隨著年齡增長,肌肉力量再也無法像過去那麼強,如果年輕時的高峰衝的不夠高,老年後的流失速度又很快的話,就會進到肌少症的階段。
很多人可能無法理解肌肉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現在就將肌肉的用途放入生活裡,讓大家了解一下肌肉力量變少後,對生活的影響不僅只是購物時,無法提太重的物品。其實從走路到賣場的動作、或排隊等待時的姿勢維持,這些體能表現都會受到影響。
可別小看這些日常小問題,當肌肉的質量變少,一旦影響了日常的「走路」動作,整體生活品質會大幅下降,因為當一個人連走路都無法走好時,跌倒、骨折的發生就提升了。
跌倒或骨折意外發生後,活動力就會下降,體重上升,肥胖引發代謝問題,可能產生更多的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等。少活動進而讓骨質變差,更容易發生骨質疏鬆,這一切很容易變成一種惡性循環。
最後,反覆跌倒、骨折可能會讓人失能,凡事都需要有人照料著才有辦法生活。
以上可以知道肌少症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為了預防和延緩肌少症的發生,就要在年輕時讓肌力最大化,在中年時盡量維持肌力,在老年時讓流失最小。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貼文記得幫我們 按讚👍+分享 唷!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