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痛有好多種!!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7月 06, 2021 日常生活裡肩膀痛常常發生,不論年輕或老都可能會有肩膀痛的問題。以下會分享幾種肩膀痛的狀況,可以看看自己是甚麼樣的狀況。🔺正常的舉手:流暢、順利的高舉過頭,正常的關節角度是可以貼耳朵。🔺五十肩:無法順暢的舉手,可能有卡住舉不高,有關節囊沾黏的狀況。🔺肩夾擠症候群: 肩膀可以舉高,但舉手過程會有疼痛狀況,只有夾到肌腱時(約60-120度)時會感到疼痛。🔺鈣化性肌腱炎:沒有特定角度,容易突然有劇痛症狀。🔺肌腱撕裂傷:肌腱斷裂時做舉手動作,肌肉會幫忙,因此身體會有歪斜的狀況。如果您喜歡我們的貼文記得幫我們 按讚👍+分享 唷!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膝蓋知多少? 5月 19, 2021 從年輕陪我們到老的膝蓋,我們認識它嗎? 不管站、走路、跑步、跳等生活上的每一個動作基本上都脫離不了膝蓋。 可想而知膝蓋是多麼的重要~ 要正確使用膝蓋才能避免提早面臨退化,但該如何正確保護膝蓋呢? 在了解什麼是正確使用膝蓋之前,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膝蓋內部的構造吧! 膝關節連接了大腿與小腿,主要構造包含股骨(大腿骨)、髕骨(膝蓋骨)、前後十字韌帶、軟骨及脛骨。 1️⃣髕骨(膝蓋骨),呈倒三角形,位於股骨及脛骨間,可上下移動。 2️⃣前後十字韌帶連接股骨與脛骨,有穩定膝關節的作用,可以防止脛骨過度移位。 3️⃣脛骨上端膨大,上有軟骨,左右各有一半月板,可吸收關節活動的壓力,外側表面則有小腿骨間膜包覆。 膝關節的另一個功用是支撐身體,主要靠膝關節的穩定性結構來完成。 穩定性結構包括關節囊、韌帶和肌腱等組織。 位於前部的結構包括髕韌帶及兩側支持帶, 主要為動力性結構。 後部則包括大腿內外側靭帶、股後側肌群的肌腱、後十字韌帶。 膝蓋的每個結構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果一個結構功能不佳,都可能影響膝關節的穩定。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貼文記得幫我們 按讚👍+分享 唷! 閱讀完整內容
如何預防及改善肌少症呢? 5月 10, 2021 肌少症除了因年紀增加、疾病、生活型態等,肌肉加速流失之外,還有營養補充也是會影響肌肉量的唷! 透過適當的營養補充及運動,是可以有效預防及改善肌少症的,讓我們一起為自己未來的生活品質打好「肌」礎吧~ 🔺 飲食 國民健康署針對65歲以上族群每日飲食建議為: (1) 全榖雜糧類2-2.5碗 (2) 蔬菜類3-4份 (3) 蛋豆魚肉類4-6份 (4) 水果2-3.5份 (5) 乳品類1.5杯 (6) 油脂3-5茶匙 (7) 堅果種子類1份 雖然每個人的熱量需求不同,但 均衡攝取是最重要 的,尤其是充足的蛋白質可以合成與維持肌肉量,例如:魚、乳製品等都是很好的食物;另外有研究提出維生素D對於肌肉功能及強度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建議可以攝取,例如:鮭魚、鮪魚、起司、蛋黃等食物,且適當的日照可以使皮膚活化維生素D,但是須注意避免曬傷。 🔺運動 研究指出 預防及改善肌少症效果比較明顯的就是肌力(阻力)訓練 ,肌肉在收縮過程中承受阻力, 可以促進肌肉再生 ,強化肌肉量和力量;同時也可以搭配有氧耐力運動來改善肌肉性能,及強化心肺功能。 建議訓練的頻率為每週運動三次,每次至少30分鐘,最重要的是養成運動習慣。 大家都知道 飲食不能偏食,運動也不能偏食 , 大多數長者的運動習慣為:走路、爬山等,較偏向有氧運動類型。 但有氧運動對於肌肉量的維持及增長較無助益,建議別忘了搭配肌力訓練,讓運動健康效果更加倍喔 !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貼文記得幫我們 按讚👍+分享 唷! 閱讀完整內容
認識功能性動作 10月 06, 2020 🔶 功能性動作 有多重要呢? 從每天張開眼睛那一刻, 一舉一動都是功能性動作 ,這項能力與我們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功能性動作是指日常生活相關的「 活動度、肌力、肌耐力、協調與爆發力 」。 關節活動度 是身體的基礎,上肢、下肢、軀幹各方向的動作角度,例如: 舉手攔公車 ,這就是表現肩部上舉的活動度。可以利用 大角度訓練 來提升關節活動度並伸展大範圍緊繃部位,還能有效調整姿勢、舒緩痠痛、改善骨骼肌肉問題。 肌力 是完成一個動作所需的肌肉力量,例如: 從坐到站 ,這是表現腿部的肌肉力量,藉由 功能性肌力訓練 來維持肌力,讓肌肉左右對稱避免偏廢、改善姿勢不良及預防肌肉萎縮。 肌耐力 是做一個功能性動作的持久力,例如: 提東西會不會容易手痠 ,可以 動作訓練 來提升肌耐力,促進生活上的姿勢維持與改善肌肉容易疲勞的問題。 協調與爆發力 在日常容易被忽視,例如:追公車時, 「追」這個動作,藉由 協調與專注度的訓練 ,提升對動作的反應力、動作控制能力,增加全身的協調性。 針對不同年齡、不同問題的人,需視狀況及需求,制訂適合的訓練目標,並選擇正確的運動方式,有效 提升功能性動作能力,促進健康、提升生活品質,讓自己有更好的能力去進行休閒活動 ,如:登山、騎腳踏車…等,最重要的是還能減少日常生活中常有的骨骼肌肉問題。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貼文記得幫我們 按讚 👍 +分享 唷! 閱讀完整內容
留言
張貼留言